银川拼团购房247群(86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210人申请入群

买房本地人追不上外地人

发布时间: 2016-11-03 09:29:01

来源: 德科地产频道

分类: 业界访谈

1357次浏览


本文根据 2016 年 10 月 30 日德科地产频道会员线下课程上海站现场问答部分整理

1、房产品进化期的「补偿机制」

◆问:刚才您也讲到大虹桥的徐泾,大虹桥也是这几年一直被看好的。但是,去年那里最好的楼盘仁恒·西郊花园,4 万块钱没有人买,现在万科·天空之城已经是 8 到 10万,基本上翻一倍,当然预售证好像没有下来。这个价值目前来说是被高估,还是说未来还会有更大的一个上涨空间?

◆刘德科:如果它卖 8 到 10 万,那叫市场价。但是,我可以说,现在它绝无可能开 10 万,连 8 万都不太可能。你也知道,它的预售证还没拿到。所以它很可能开出来是 7 万多,如果它急于开盘,甚至更低一些都有可能。

不止上海,好多热点城市,现在都处于价格管制的特殊时期。当行政管制价格低于预期的市场价,那你会不会买?假设,我说假设,它开 6 万多,你心里肯定会很爽,你说是不是透支房价呢?

说个不恰当的比喻,现在是政府拿着机关枪把地产商脑门子顶住,你不许开高价,差不多就是这样子。

上海一个普通的年轻人要买房,单价四五万很普遍吧。你问未来还会不会有上涨空间,我只能说从长线来看,没有问题,至少是安全的。

另外,我们老是说这个区域、这个板块好不好,然后就忽略了别的东西。比如你刚才讲的仁恒·西郊花园,说实话,那是仁恒做得比较差的楼盘,以仁恒的水平来说,不应该造成这样,当然,当时他们没有预见到这个地方会热,所以随便造了造,没有体现出仁恒的品质,连审美都没体现,上面挂着很大很丑的字——仁恒·西郊花园,好土啊。

当然,仁恒·西郊花园的小户型已经全部被抢光了,剩下的都是大户型。你在它卖 4 万块钱时没买,未必值得后悔。我刚才说房产品的进化期存在一个「补偿机制」,以仁恒和万科这两个楼盘为例,仁恒造得早,房型空间造得有点浪费;万科造得晚,但是不仅房型空间更紧凑,而且整个项目是一个超级综合体,单价比仁恒贵,但是总价和性价比也未必差。

当然,不是说万科特别有能耐,假设仁恒全部拆掉重新盖,就房子本身而言,仁恒肯定盖得比万科更好。


2、本地人的历史包袱

◆问:上海的中心到底在哪里?我是不是应该卖掉不是太中心的房子,再买更中心的地方?

◆刘德科:很多人买房子投资,喜欢买了卖,卖了买,很享受那种跟炒股票一样的感觉。当然,如果你是把很破很旧的房子,没有什么前景的房子换到比较有前景的房子,当然可以换。但如果这个房子可以打 70 分,换到那个打 80 分的房子,换是没有意义的,意义在于你给国家交了好多税,人民感谢你。

买房是一个防御性的投资,它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个进攻型的暴富工具,虽然媒体老是喜欢炒作那些炒房神话,那些都不可信的,只是少数情况下发生。

至于上海的中心到底在哪里?现在,虹桥都说自己会是下一个浦东了。今天我们是在上海,还在讨论上海的中心在哪里,有点不合时宜。如果上海只有一个中心,那么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就无从谈起了。一个成熟期的城市,一定是有很多个中心,我们为什么总是要讲轨道交通,因为它可以让城市形成很多个中心。当然中心的等级不一样,但是只有一个中心的城市是没有前途的。

刚才有朋友说,我们上海浦西人不会去买浦东的。我身边也有好多朋友至今还持这种观点,不仅浦东,说闸北是下支角我们才不会去呢。大宁金茂府在没有红之前,很多人也不认可,说我们上海人怎么会去住那里呢。

甚至,包括位置更好一点的新湖·青蓝国际,也说那个地方我们怎么能去呢;万科·翡翠滨江那都是过江的,都在浦东的边角料,我们还去哪里干吗。这个大概是因为,本地人有历史包袱。不论你是购房者还是地产商,你一旦是本地的,你可能就会沉溺在这个城市的历史包袱里,你很难跳开来用局外人的眼光去看。

其实这个问题在上海要好很多,如果你放在南京或杭州这种城市,本地人往往是追不上外地人的。不是说外地人水平高一点,而是他们对这个城市真不了解,但这恰恰是他们的优势,他们不知道这个楼盘是从 3万涨到 6 万的,没有历史包袱。

而本地人是看着它从 3 万涨到 6 万的,心里总是有道坎过不去,总觉得追涨是傻瓜。很多时候,你要戒掉这种历史包袱,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外地人。


3、政府规划 VS 市场原动力

◆问:杭州今年房价涨得蛮多的,一个是未来科技城,一个是钱江世纪城,但是这两个地方的配套有很多欠缺,房价是否有透支的嫌疑?现在调控了,这两个地方的房价会降吗?

◆刘德科:我把他的问题翻译一下。不然,你觉得这个问题只跟杭州有关,没有必要在这里回答,但其实,这是一个跟大多数人都有关系的问题。

他讲的未来科技城,就是阿里巴巴的总部所在地;他讲的钱江世纪城,是杭州刚刚开完 G20 峰会的那个主会场所在地。这两个地方各自代表的是什么?一个是产业,一个是政府的强力规划建设。

很多杭州人,都会比较这两个地方哪个更好。这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一个普遍性问题:市场和政府这两股力量,谁对房价的影响力更大?

也就是说,是政府的规划更厉害,还是市场的原动力更厉害?他讲的那个未来科技城,原来政府是没有规划的,但因为阿里巴巴进去了,政府就说,那我就配合你做一个大的产业城吧。

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地方,叫湖畔花园,就在杭州城西,人都有地缘情结,所以那个未来科技城就在杭州城西的城西。事实上,那个地方,都是湿地,原本不是杭州城市规划的方向,理论上也是不适合大搞城市建设的。但是,阿里巴巴一不小心变成了一个超级巨无霸,它变成了一种强劲的市场原动力,最终影响了城市建设,从而诞生了未来科技城。

所以,市场的动力和政府的规划,谁更有用?在每个城市的答案是不一样的,如果在江苏省,我会信赖政府的规划更有用;如果是在浙江省,我会相信市场的原动力更有用。

第二个问题,那里的房价是不是透支了。其实这个问题跟每个城市也都有关系。我们去买房子,比如现在你到上海的徐泾,或许你会说,哇,这简直是荒郊野外,这儿的房子怎么能买啊。但是,你看到的都是现在,它的未来会很迅猛地改变。

虽然说我们的城市化率已经是百分之五十几了,可是我们的「有效城市化」,才刚刚启动。我讲的「有效城市化」,主要是两点:第一,轨道交通有没有进去;第二,产业有没有进去。

至于杭州的未来科技城,这两个东西都进去了,只不过现在地铁还没造好,当然看起来还有点荒郊野外的感觉,里面似乎只有沙县小吃、兰州拉面,当然星巴克也已经有了。但是,再给它三五年的时间,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了。

还有那个开 G20 峰会的钱江世纪城,是政府强力推进的,所有的道路几乎是在半年之内全部打通,但是这种可持续性,还有待观察。当然,它也会发展。我还是那个观点,在浙江省我更相信市场的作用,在江苏省会更相信政府的规划;在上海,我也更相信政府的规划,因为没办法,上海是一个很开放的城市,可是它也是一个很**的城市。

光靠上海的民营经济支撑不起这么宏伟的上海,它是一个国家战略城市。所以,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每去看一个地方,如果现在觉得它是荒郊野外,其实不要紧,你要看中的是轨道交通产业有没有可能,如果产业没有可能。


4、海外买房的逻辑

◆问:为什么你说到海外买房子,取决于国家的等级?

◆刘德科:先讲万科在海外投资的逻辑。跟其他大牌房企相比,万科会保守很多,他们有一个原则就是中国人会自发地去哪些地方,他们就去那些地方盖房子,比如说美国、英国、新加坡,还有中国香港等。

富豪阶层或者说高净值阶层愿意去的地方,万科才会去。你有没有看过万科在马来西亚有开发吗?没有。所以,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,就是人都是往高处走的。

万科在旧金山的楼盘,他们本来以为应该有 80% 是中国人跑过去买。但最后有百分之五六十都是旧金山本地人买的,可能这个比例更高。王石很惊讶,居然本地人都买这么多。

当然,海外资产的配置未必要跟着我们中国的地产商走,也未必要盯着那些新楼房。

还有一个原则,如果你的家庭资产比较庞大,那么海外资产的配置是有道理的。可是你一共就只有 1000 万,你在国内就只有一两套房子,然后非要去国外买一套,我觉得这个意义就不是很大了。

因为一定要相信,虽然我们这个国家还不够好,可是最大的机遇一定在中国。说白了,你到美国去炒房,如果你对美国很了解,可能会有收益;可是,大逻辑是不对的,大逻辑一定是在中国。

你到海外去配置资产是为了安全,是为了给一个逃生门,比如万一中国真的发生了金融危机。但是,我可以保证,如果中国发生金融危机,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,大家已经融为一体了,中国已经不是 40 年前那个闭关锁国的中国了。

对于地产商来说,逻辑也是一样。有的房地产老板,一家品牌房企的老板,是谁我就不说了,他的微信朋友圈全是负能量,转载最多的文章都是中国房价要崩盘了、中国房价在重蹈东京的覆辙、中产阶级的焦虑,民营企业家活不下去……但是,他在美国做得不错,但这个逻辑我完全没想明白。我就去问了好几个在美国开发房地产的朋友,我问他们,为什么?他们说,很多房企去美国无非这几个原因:一是在国内混不下去了,二是跟风或炫耀,三是给自己的企业一个逃生门;只有极少数做得很大的企业,真的是出于战略布局。

大家知道,我们德科地产频道难免也发一些地产商的「软文」,但是很少,我们主要不靠这个赚钱。有一家在马来西亚有开发楼盘的大牌地产商跟我们说,商务合作一下吧。我说对不起,你们的楼盘可能真的造得很好,或者说你们的楼盘真的很有前景,但是对不起,我个人不认同,我不认同我不写。可能是我错了,但至少我不能扭曲自己的价值观。

总之,我非常不认同去马来西亚这种低阶位的国家,配置我们的海外资产。当然,它可能是有合理之处,但是对不起,我现在还认识不到

责任编辑: zhangzhou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