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作者马修·德斯蒙德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,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学者,他长期关注底层,深入穷困群体中开展采访和调查,《扫地出门: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》这本书,就是其观察与思考的结晶。书中聚焦美国愈演愈烈的住房问题:房价持续上涨、生活成本不断上升,收入却停滞不前,甚至不增反减。

  书中没有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假设,没有呆板的结构框架,甚至鲜有学术概念,这和学者们常规的研究与写作套路,显得格格不入。正如书中讲到的,美国城市中的穷人收入低且无保障,只好租房住。但是在房租日益抬升的现实中,很多穷人常常因为交不起房租被驱逐,只好在街头流浪漂泊。

  这部精彩却令人心碎的非虚构作品中,作者聚焦密尔沃基的贫困社区,将八个绝境边缘美国家庭的故事娓娓道来:阿琳是一位单身妈妈,在为一间破败公寓缴纳房租后,每个月只剩20美元养活自己和两个儿子;拉马尔是个失去双腿的残疾人,照顾整个社区男孩的同时,还要替房东打工偿还债务;司科特则是一名心地善良的男护士,药物成瘾让他丢了工作,也失去了栖身之所……

  面对穷人被驱逐的现象,作者系统反思,向贫穷、住房问题发起终极拷问:在房东、房客、国家政策、私人住房市场的关系网中,究竟谁在获利?谁又该为贫穷负责?

  研究城市贫民与贫困问题的学者不在少数,研究城市住房的人也很多。那么,城市穷人的住房状况,为什么牵动着人们的神经?其实,当一个家庭支出的80%用来缴纳房租之时,住房显然就成为贫穷之源。美国尽管有着看似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,但是刚发给穷人的救济款,转手就被拿去交日益高涨的房租。在美国,100多年来人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:家庭支出中,住房支出只有在三成以下,生活方能维持。否则,穷人每天都会面对住房的噩梦。

  自从2008年美国经历金融危机后,其实行的按揭贷款政策使得租房者急剧增多。但是从很多报告显示来看,美国人的平均薪资按时薪来算仅有15美元。这样的薪资水平,远不能支付高额的房租。例如位列美国房租最贵城市之一的旧金山,虽然是一座经济繁荣的国际大都市,但对于美国穷人而言,这里根本就没有容身之所。据统计,当下在美国大城市,必须保持每个月收入在8313美元的情况下,才能够付得起高昂的房租。这样的收入水平,是美国中产者的收入水准。可是,连收入稳定、生活体面的中产者都觉得“租不起”,更何况大批的低收入群体呢?

  在这种情况下,有人建议提升穷人的福利水准和最低工资标准,以此缓解穷人租不起的窘境。可惜这样的提议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:毕竟美国的穷人不在少数,美国再怎么富裕,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。

  我们在道听途说的报道中,形成了这样的认知:美国人对“家”的观念淡薄,对住房满不在乎。很显然,这违背了最基本的逻辑常识,如果连相对固定的住房都是“空中楼阁”,何以安心工作,更何以谈幸福?其实,很多美国人把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,作为奋斗的梦想,人们对于暖心之“家”的渴望是共通的、永恒不变的。这是社会稳定的刚需,也是人性的基本渴求。